私募基金
一
目前,我國私募基金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公司型、有限合伙型、契約型三種形式,不同形式的私募基金對應的載體也不一樣,公司型基金是公司,合伙型基金是合伙企業,只有契約型基金,不屬于一個法律實體,甚至可以將其當作一個產品來對待。
二
三
增值稅的納稅人可以劃分成兩種,一種是一般納稅人,另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對于私募基金來說,無論是公司型還是合伙型,只要連續12個月累計銷售額超過500萬,便要申請為一般納稅人(低于500萬一般為小規模納稅人)。
1、一般納稅人
(1)計算公式:應納增值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2)稅率:6%
(3)銷項稅額=銷售額/(1+6%)6%
(4)進項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稅額,稅率6%/3%/16%不等
2、小規模納稅人
(1)計算公式:應納增值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征收率
(2)稅率:3%
(3)應納稅額=銷售額/(1+3%)3%
一眼望去,一般納稅人增值稅負明顯要重很多,這和銷售額也有關系。銷售額大當然要交多點稅啦。不過也未必,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進項稅額,而小規模納稅人并沒有這個福利哦,假如某月一般納稅人企業采購了很多物品和服務,例如買了生產用固定資產、辦公用品、咨詢服務等等,那可抵扣的進項稅額說不定比銷項稅額還多呢,那么當月直接就不用交稅,而且多出的進項稅額還可以留到下個月再繼續抵扣!
3、主要業務類型
當然,還有業務是不用繳納增值稅的,包括:
(1)不征項目:存款利息收入
(2)免征項目:國債、地方政府債的利息收入
(3)非征收項目:轉讓非上市公司股權、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收益。
既然要交增值稅了,那“一稅兩費”就免不了啦。所謂的“一稅兩費”就是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三個稅種都是以增值稅為計算基準(如果有消費稅,也要將消費稅納入計稅基準,當然,私募基金很少涉及消費稅):
城建稅=增值稅稅率(一般市區為7%,縣鎮為5%,其他為1%)
教育費附加=增值稅3%
地方教育費附加=增值稅2%
四 五
1、公司型基金
對于公司型基金,作為公司,自然要繳企業所得稅了,稅率是25%。
基本公式:
常見的可扣除項目的扣除比例限制如下:
(1)福利費(工資總額的14%)
(2)職工教育經費(工資總額的2.5%)
(3)工會經費(工資總額的1%)
(4)業務招待費(業務招待費總額的60%與營業收入的0.5%孰低)
(5)廣告費和宣傳費(營業收入的15%)
(6)非金融企業借款利息(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息計算的數額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許扣除)
(7)公益性捐贈支出(利潤總額的12%)
常見的不可扣除事項比例如下:
(1)支付的紅利等收益款項;
(2)滯納金、罰款;
(3)企業所得稅;
(4)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種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
(5)超標捐贈支出。
2、有限合伙型基金
如果基金屬于有限合伙型,那它本身就不用繳納所得稅了,所得稅由基金的合伙人來交。其中,自然人合伙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法人合伙人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以下是有限合伙企業收益分配繳納所得稅的示意圖:
私募基金管理人
就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涉稅事項來看,不管是稅種還是計算方法,都跟前述的私募基金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一
我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有限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兩種,從中基協的備案情況來看,采用有限公司制的管理人比例要占到9成以上,二采用有限合伙制的比例不到1成,個中原因嘛,主要可能還是在于責任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根據《公司法》,采用公司制的企業,股東只需對公司債務負有限責任,而對于合伙制企業,普通合伙人則要負無限連帶責任,如果基金管理人出了啥問題,普通合伙人可能什么都沒了,后果可想而知。
二
三